2月12日,,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,,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雄安庫近日開工建設,標志著我國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體系基本形成,,對于全面提升我國林草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水平和林草種業(yè)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,。
近年來,國家林草局在全國規(guī)劃布局了“1主6分”7處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,,其中雄安庫承擔國家主庫功能,。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,雄安庫將采用智能傳感和自動控制保存技術,實現種質資源收集保存,、分發(fā)利用全過程信息化管理,,保存容量180萬份,預計2028年正式投入使用,。此外,,山東分庫、新疆分庫,、湖南分庫已投入使用,,內蒙古分庫開始試運行,海南分庫,、青海分庫正在建設中,。
我國還布局建設了161處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、異地保存庫,,收集保存林草種質資源10萬余份,。各地林草部門布局建設了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原地、異地保存庫388處,。目前,,我國已初步構建國家級和省級兩級布局,原地,、異地,、設施保存3種方式相結合的林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。
雄安庫由國家林草局和教育部共建,,由北京林業(yè)大學承擔建設和管理運維,。該庫建成后,將與各分庫承擔起重要林草種質資源收集,、長期戰(zhàn)略保存,、鑒定評價、功能基因挖掘,、分發(fā)利用,、國際交流合作等任務,有力支撐林草種業(yè)創(chuàng)新,。(記者 馬愛平)
編輯:周大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