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1日,,時值冬至,,晝短夜長,。晨曦微露之前,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夯土建筑觀象臺旁,,早已人頭攢動。
在塔兒山山巔,隨著太陽徐徐升起,陽光從觀象臺右側夯土柱第二個縫隙緩緩射出,,打在觀測點上。這一刻,,觀測點、觀測縫和太陽剛好成為一條直線,。
“太神奇了!”游客們圍攏在陶寺觀象臺前,,連連發(fā)出贊嘆。
作為中華文明起源階段的核心遺址之一,,陶寺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遺址,,年代距今約4300年至3900年。不久前,,陶寺遺址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,,早期都邑神秘面紗也隨之揭開。
探源4000年前中華早期文明
1958年,,陶寺遺址被世人發(fā)現,。1978年,考古工作者開始正式發(fā)掘,,先后出土各類文物5500余件,。在遺址上,考古人員發(fā)現了迄今我國最早的精密天文觀測遺跡——陶寺觀象臺。經考古專家復原,,觀象臺由13根高達5米的夯土柱圍成半圓形,,形成了12道觀測縫,觀象臺中心設有一個圓形觀測點,。站在觀測點向東望去,,隱約可見塔兒山。
陶寺觀象臺是如何觀測天象的?多年來,,陶寺遺址的考古工作者聯合天文學家,,反復求證、模擬觀測,,最終得出結論:在特定的節(jié)氣節(jié)令,,陽光會從某個觀測縫中穿過打在觀測點上,形成觀測點,、觀測縫和太陽連為一線的奇觀,。例如,在冬至這一天,,日出光束會從第二道柱縫透出;春分或秋分時節(jié),,陽光從第七道柱縫透出;而夏至日,太陽則從第十二道柱縫透出,。
陶寺遺址博物館講解員鄧馥佳介紹,,除冬至觀測縫和夏至觀測縫一年僅用一次,其余各縫均用兩次,。由此推算,,陶寺文化時期一個太陽年共有20個節(jié)令。這也是傳統(tǒng)二十四節(jié)氣的主要源頭,。
除了觀象臺,,陶寺遺址還發(fā)現了28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、氣勢不凡的宮殿類基址以及大型墓地等,,一個沉睡于地下數千年的都城躍然于考古人員眼前,。
在進一步探究中,考古人員還在陶寺遺址大型墓葬的隨葬品中,,發(fā)現了鼉鼓,、土鼓、石磬等在墓葬中存在固定組合,、固定數量,、固定位置的現象。
“這些現象表明,,陶寺文化時期已經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劃分,,初步具備了早期國家的形態(tài),。”鄧馥佳告訴記者,,陶寺遺址出土的包括陶,、玉、石,、漆,、銅等各種材質的禮儀用器,也表明在距今4300多年前,,陶寺的統(tǒng)治者已經“以禮治國”,,初步形成了禮制與禮樂文明,這是陶寺文明最大的特點之一,。
數字技術重現遠古都邑生活
陶寺遺址博物館已于11月中旬正式開館,,集中展出了230件(套)珍貴文物。千年文物如何“講述”古老故事?
在陶寺遺址博物館,,工作人員劉甜向記者介紹,,為了讓陶寺遺址走出塵封的歷史,他們試圖以科技讓其在光影中“活起來”,。博物館在展陳設計中大量采用了數字化手段,,以增強觀眾的沉浸式體驗。館內多個展區(qū)通過3D建模,、全息投影和虛擬交互等技術手段,,將陶寺遺址的歷史、文化與科技相結合,,使游客能夠體驗遠古都邑生活,。
步入禮樂文明展區(qū),鼉鼓,、土鼓,、石磬、銅鈴等文物和復原物映入眼簾,。在這里,觀眾只需激活多媒體設備,,便能聆聽來自幾千年前的悠揚樂音,。在裸眼3D展示區(qū)域,觀眾無需佩戴任何設備,,就能清晰地觀賞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歷史場景:田間,,農民們辛勤勞作、揮汗如雨,。手工業(yè)作坊區(qū)內,,工匠們全神貫注地打造器具……
陶寺遺址博物館策展人,、北京天圖設計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尹金武介紹,裸眼3D展示區(qū)域采用了一種基于投影的沉浸式虛擬現實大型顯示系統(tǒng),,把高分辨率的立體投影顯示技術,、多通道視景同步技術、三維計算機圖形技術,、音響技術,、傳感器技術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從而產生一個被三維立體投影畫面包圍的全沉浸式虛擬環(huán)境,。
“普通居民區(qū),、宮城、手工業(yè)作坊區(qū)等都在影片中得到展示,,面積達280萬平方米的陶寺都邑規(guī)劃井然,、分工有序,讓觀眾一目了然,?!币鹞湔J為,這些科技元素的融入,,不僅增強了展覽的互動性和趣味性,,更讓參觀者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深刻感受到陶寺文化的獨特魅力,讓博物館的故事更加生動,、鮮活,。(記者 韓 榮)
編輯:周大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