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,,“九曲黃河‘晉’創(chuàng)未來”山西黃河文化創(chuàng)意大賽頒獎儀式在山西傳媒學院舉行,。山西黃河河務局局長陳曉磊,、共青團山西省委副書記米小兵,、山西傳媒學院書記吳剛,、山西日報社總編輯宋建平,、山西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薛金平,、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有限公司副總經(jīng)理陳建光、山西大學副校長孫巖,、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王志華,、山西省總工會農(nóng)林水工會副主席肖翰,以及48位獲獎個人及單位出席活動,。
本次大賽會集了來自中央美術學院,、山西大學、太原理工大學等高校及全國設計團隊的優(yōu)秀設計者,,他們通過富有新意與溫度的精品力作展示了母親黃河的文化之美,、生態(tài)之美、藝術之美,。讓“出圈出彩”作品實現(xiàn)成果轉化,,也是本次大賽的重要意義。其中,,主題Logo類一等獎——由山西傳媒學院參賽者高鵬帶來的作品《山西黃河標志設計》,,被山西黃河河務局選用為山西黃河主題標志。
該作品用山西簡稱“晉”的文字結構特征作為標志主體,,橫向筆畫自西向東,,色彩由黃色向藍綠色演進,波浪線條秩序均齊,,層層遞進,。大禹治水的工具耒耜居中,似一個堤壩,,將黃河水分置兩側,,一側黃色,代表山西側黃河的原生態(tài)樣貌,,另一側藍色,代表經(jīng)過治理的黃河水,,水質清澈健康,。標志整體周正穩(wěn)重,色彩由古漸新,,“晉”字結構清晰點明本段黃河的屬地,,耒耜則代表大禹作為山西籍治水先師的工作主體,直觀傳遞黃河治理成效顯著,,展示了黃河山西段的基本職能,。
山西黃河河務局作為黃河山西段的代言人,未來也將繼續(xù)深化河地融合,、產(chǎn)學研整合,,充分發(fā)揮水利工程,、水利設施載體功能,加快河津黃河科普基地,、黃河文化廣場建設,,搭建山西的黃河文化研學平臺,廉潔文化,、法治文化,、治河技術實踐基地,逐步建成軸向貫通,、串珠成鏈的工程與文化融合示范帶,,不斷讓黃河文化“立”起來、“活”起來,。
活動現(xiàn)場,,在熱烈的掌聲之中,與會領導向獲獎者頒發(fā)了獎杯及證書,,并共同啟動作品展播頁面,,該頁面集中展示了本次大賽588個參賽作品,展播期為兩個月,。(記者 張楊)
編輯:周大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