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屬于卓越青年科學家的榮耀時刻,。
10月19日,,“科學探索獎”2024年頒獎典禮在上海隆重舉行,。聚光燈,、紅毯,、鮮花……在親友和線上線下觀眾的見證下,,49名獲獎人接受屬于他們的掌聲和褒獎,。
正如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、首席人才官奚丹所說,,從創(chuàng)辦至今,,“科學探索獎”堅持為基礎科研投射一束光,讓科學家們成為真正的明星,。舉辦頒獎典禮,,正是希望將默默無聞的科學家推向舞臺中央,激勵更多的人們關注科研探索,,永葆對科學的憧憬與信仰,。
“科學探索獎”是一項由新基石科學基金會出資、科學家主導的人才遴選公益獎項,,是目前國內(nèi)金額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資助項目之一,。這一旨在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心無旁騖地探索科學技術“無人區(qū)”的獎項,獎勵對象為在中國內(nèi)地及港澳地區(qū)全職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,,男性45周歲及以下,、女性48周歲及以下,。每位獲獎人在5年內(nèi)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,且可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,。自2018年設立以來,,該獎項已累計資助297位青年科學家。
“科學探索獎”的發(fā)起人希望,,它能讓一批年輕科學家心無旁騖,,沒有后顧之憂地站在科學最前沿,做其他人想做但做不出,、不敢做,,具有原創(chuàng)性和引領性的研究。
當天走上領獎臺的,,正是這樣一些有雄心,、敢冒險的年輕人。
“1秒的1/60,,是人眼的時間分辨率;0.1納秒,,是5G赫茲傳輸一個字節(jié)所需的時間;但今天,我要講的是更短的時間尺度,,萬億分之一秒,。”清華大學教授周樹云的研究,,就是探究這一領域,。
在這樣的時間尺度上,科學家探索用光來調(diào)控固體材料的物理性質(zhì),,改造它的“基因”,。周樹云的研究,就是要探索二維材料及拓撲材料的非平衡態(tài)超快動力學和光致新奇物理效應,,尤其是致力于實現(xiàn)周期光場驅(qū)動的瞬時能帶調(diào)控和瞬態(tài)相變,。
“想象一下,用一個萬億分之一秒分辨率的設備攝像機,,拍攝電子在材料中跳舞的‘電影’,,那是多么神奇。如果我們能用飛秒脈沖激光去調(diào)控材料的物理性質(zhì),,我們就有希望實現(xiàn)更高速度的器件,。”周樹云暢想,。
四川大學教授張茹奮戰(zhàn)的前沿則是神秘的地球深部,。“深地工程科學的前沿探索,,基本都是在地殼的巖石中進行的,,而且越往深處走就越難,。”張茹說,。
在世界埋深最深2400米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,,張茹團隊利用其低本底、低噪音,、低擾動的“三低”特殊條件和及其位于青藏高原東麓的特殊地理位置與環(huán)境,,開展深地科學與地質(zhì)時變原位探測實驗(GeoDEX)。她的工作,,就像在“聆聽地球內(nèi)部‘聲音’”,,為人類未來在深地“尋寶”,比如能源開采等,,突破基礎的科學問題,。
這群最具創(chuàng)新魄力和活力的年輕人,正在向極宏觀拓展,、向極微觀深入,、向極端條件邁進,、向極綜合交叉發(fā)力,。
無疑,這并非易事,。好在,,他們足夠堅持。
北京大學教授伊成器研究人體內(nèi)到底有多少種不同類型的核酸修飾,,以及它們?nèi)绾斡绊懭祟惿眢w健康的,。他說,希望能通過操控這些核酸修飾,,精準地編輯,、糾正遺傳信息當中的錯誤,探索疾病干預與治療的新方案,?!斑@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也不是現(xiàn)在藥物研發(fā)的主流策略,,但是對于探索未知,,我感到非常興奮?!?/p>
本年度最年輕的獲獎人,、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馮建東,在經(jīng)歷了化學本科,、物理學博士,、生物工程博士后之后,,回到他少時的初心——探索單分子的“思想實驗”。
為了測到單分子,,馮建東團隊制造了單個的納米級尺寸的孔結構;為了看到單分子,,他們發(fā)展了新的化學顯微鏡技術。未來,,他們希望發(fā)展更有力的工具,,操控單分子。
“認準的事情就要堅定去做,?!被仡櫩蒲袣v程,馮建東感慨,,從測單分子到看到單分子,,2018年他從零開始建實驗室,前3年沒有發(fā)表研究論文,,但還是堅持了下來,。
“我們還開展了另一個跨界方向,至今已投入6年多,,是我投入研究資源最多的項目,,直到近期才看到了一些結果?!瘪T建東說,,“我也不知道未來會走到哪,但我相信這里會有發(fā)現(xiàn),?!?/p>
這正是前輩們希望看到的。在頒獎典禮上,,中國科學院院士,、新基石科學基金會監(jiān)督委員會主席王志珍說:“你們的心里已經(jīng)充滿著自己真正要做的‘大事’‘有趣的事’‘重要的事’了。從今天開始你們踏上科研生涯新的征程,,不愿再去追逐已有的熱點,,也不想將發(fā)表幾篇CNS(學術界對三本頂刊即《細胞》《自然》《科學》的簡稱)文章作為目標了?!?/p>
“號角已經(jīng)吹響,,奔向未來,去開創(chuàng)新的科學天地吧!”王志珍勉勵年輕人,。(記者 操秀英)
編輯:周大為